一周財經數據公告
本週關注:川普上任百日、蘋果財報、美中貿易戰走向
5月1日 台北股市期貨休市一日
https://www.concordfutures.com.tw/ConcordFutures/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康和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台中分公司
營業員:凌佩君
手機: 0935-884886
LINE ID : pei098
電話:(04)23111001 轉738
地址: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二段910號4樓之1
期貨商許可證照字號:109年金管期分字第003號
一周財經數據公告
本週關注:川普上任百日、蘋果財報、美中貿易戰走向
5月1日 台北股市期貨休市一日
https://www.concordfutures.com.tw/ConcordFutures/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蘋果 (AAPL-US) 周四 (31 日) 盤後公布第四季 (截至 9 月 28 日) 財報,營收和每股盈餘均超出華爾街預期,但在該公司根據歐洲稅收決策支付了一次性費用後淨利下滑,且投資人關注的大中華區營收未達預期,盤後股價繼續走低。
蘋果第四季毛利率提升了整整一個百分點。銷售成本增加 4%,達到 510.5 億美元,但低於淨銷售增長的 6.1%,後者達到 949.3 億美元。
在本季中,蘋果支付了 102 億美元的一次性所得稅費用,以解決自 2016 年以來涉及愛爾蘭稅務問題的長期案件。
蘋果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中表示,預計 12 月一季的銷售增長將為「低至中等的個位數」。同時暗示,服務業務增長將與過去一年的 12.87% 增長率相似。
蘋果預計 2025 財年第一季毛利率將達 46% 至 47%。相比之下,第四季毛利率為 46.2%。財務長 Luca Maestri 在財報會議中表示,「大多數大宗商品的價格都會下降。」但 NAND 和 DRAM 記憶體價格上季有所上漲,預計當前一季將再次上升。
Q4 財報關鍵數據 v.s. LSEG 預估
營收:949.3 億 v.s. 945.8 億美元
調整後 EPS:1.64 美元 v.s. 1.60 美元
iPhone 營收:462.2 億 v.s. 454.7 億美元
Mac 營收:77.4 億 v.s. 78.2 億美元
iPad 營收:69.5 億 v.s. 70.9 億美元
其它產品營收:90.4 億 v.s. 92.1 億美元
服務營收:249.7 億 v.s. 252.8 億美元
毛利率:46.2% v.s. 46.0%
蘋果本季淨利為 147.3 億美元,或每股 0.97 美元,而去年同期為 229.6 億美元,或每股 1.47 美元。扣除一次性稅費後,蘋果經調整 EPS 年增長 12%。
全年營收增長約 2%,達到 3910.4 億美元。9 月一季的營收增長 6%。目前公司現金儲備為 1,566.5 億美元。
庫克暗示 Apple Intelligence 反應熱
iPhone 總營收增長 6%,首次顯示了 iPhone 16 在市場中的表現。蘋果新機於 9 月 20 日上市,因此本季新產品銷售約有一周的時間。iPhone 仍是蘋果最重要的產品,占公司整體銷售額近 49%。
蘋果執行長庫克 (Tim Cook) 表示,iPhone 15 的銷售「比去年同期的 14 更強勁,16 也比 15 更強勁。」
庫克表示,公司期待推出 Apple Intelligence,這是 iPhone 和 Mac 的 AI 系統,本周已隨 iOS 18.1 更新開始推出。他也表示,iOS 18.1 推出三天後,採用率是去年 iOS 17.1 的兩倍。
Mac、iPad 銷售增仍不及預期
iPad 業務在所有硬體線中增長最強勁,銷售額增長 8% 至 69.5 億美元,但仍低於分析師預期的 70.9 億美元。部分銷售來自被壓抑的需求 (pent-up demand)。蘋果在 5 月推出了新的 iPad Pro 和 Air 型號,此前 2023 一整年都沒有推出新款 iPad。
Mac 業務在本季按年增長了 2%,收入達到 77.4 億美元 (低於 FactSet 預期的 78.6 億美元),包括返校季筆電的銷售。庫克表示,增長主要受公司春季更新晶片的 MacBook Air 銷售所推動。
蘋果的服務業務,包括 iCloud 等線上訂閱服務、Google 搜尋營收和 AppleCare 硬體維修,依然是收入主力,按年增長 12% 達到近 250 億美元的銷售額。然而,蘋果的服務營收未達華爾街預期。
穿戴、居家及配件等銷售下滑
公司將 AirPods 耳機、Homepod 揚聲器和 Apple Watch 的銷售歸入「其它產品」類別。該類別收入為 90.4 億美元,未達 FactSet 平均預期的 91.6 億美元,與去年相比下降 3%。蘋果在本季隨新 iPhone 一同推出了新款 Apple Watch 和 AirPods。
大中華區營收未達標
投資人密切關注蘋果在中國的業績,因其是僅次於美洲和歐洲的第三大市場。蘋果也面臨華為等中國本土手機製造商的新競爭。蘋果在中國、台灣和香港的收入與去年相比,略微下降至 150.3 億美元,未達分析師預期的 160.8 億美元。
蘋果表示,本季花費了 290 億美元用於股票回購和股利。
https://news.cnyes.com/news/id/5759843?exp=a
-----------------
受經濟數據疲軟,以及蘋果、亞馬遜、英特爾等企業財報公布前的緊張情緒縈繞,美股主指週四 (1 日) 集體收黑。道瓊下滑近 500 點,標普摔破 1.3%,那指走低超 2.3%。輝達引領的晶片股再次遭遇大幅拋售,費半狂瀉逾 7%。
羅素 2000 指數在過去一個月一直上漲,因為市場消化聯準會 9 月降息的可能性很高,但週四跌超 3%。
10 年期公債殖利率自 2 月以來首次跌破 4% 水平,徘徊在 3.98% 附近,在非農就業報告發布之前,數據顯示美國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超預期,飆升至近一年來的新高,美國 7 月製造業活動連續第四個月萎縮,創下 8 個月來最大萎縮幅度。
聯準會週三宣布維持基準利率在 5.25% 到 5.5% 的區間,主席鮑爾也暗示 9 月降息的可能。有聯準會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 Nick Timiraos 撰文稱,不管 9 月降不降息,聯準會都難免被捲入大選,讓兩黨人士感到不安,不過聯準會大選前後調整利率政策並不罕見。
歐盟《人工智慧法案》週四正式生效,該法案是全球首部全面監管人工智慧 (AI) 的法規,專家料將對微軟、Google 等美科技巨頭進行更多審查,這些企業無疑將成為新規下最受打擊的目標之一。
地緣政治方面,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領導人哈尼雅 (Ismail Haniyeh) 7 月 31 日在伊朗遭到以色列擊斃身亡,震驚國際社會,消息人士透露,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已下令對以色列發動直接攻擊。
美股週四 (1 日) 主要指數表現:
美股道瓊指數下跌 494.82 點,或 1.21%,收 40,347.97 點。
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405.26 點,或 2.3%,收 17,194.15 點。
S&P 500 指數下跌 75.62 點,或 1.37%,收 5,446.68 點。
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373.60 點,或 7.14%,收 4,859.59 點。
NYSE FANG + 指數下跌 298.20 點,或 2.67%,收 10,862.44 點。
焦點個股
NYSE FANG + 指數中的科技五大天王。Meta (META-US) 上漲 4.82%;蘋果 (AAPL-US) 下跌 1.68%;Alphabet (GOOGL-US) 跌 0.45%;微軟 (MSFT-US) 跌 0.30%;亞馬遜 (AMZN-US) 下跌 1.56%。
費半成分股遭遇空頭血洗。輝達 (NVDA-US) 大跌 6.67%;博通 (AVGO-US) 崩跌 8.50%;美光 (MU-US) 下殺 7.57%;高通 (QCOM-US) 狂瀉 9.37%;應用材料 (AMAT-US) 血染 7.49%;德儀 (TXN-US) 重挫 5.14%;AMD (AMD-US) 慘跌 8.26%。
台股 ADR 殺聲隆隆。台積電 ADR (TSM-US) 下跌 4.60%;日月光 ADR (ASX-US) 大跌 4.99%;聯電 ADR (UMC-US) 下跌 3.46%;中華電信 ADR (CHT-US) 下跌 1.32%。
企業新聞
輝達 (NVDA-US) 暴跌 6.67% 至每股 109.21 美元。Demand Progress 在內共 10 個團體致函美國司法部,要求對人工智慧巨頭輝達展開反壟斷調查。
晶片巨頭英特爾 (INTC-US) 週四收低超 5% 至每股 29.05 美元,盤後股價下殺逾 18%。英特爾週四盤後公佈了第二季財報,營收和利潤均未達標,同時宣布一項 100 億美元的成本削減計畫、裁員 15% 和暫停支付股息。該公司預計第三季營收將在 125 億美元至 135 億美元之間,遠低於分析師預期。
亞馬遜收低 1.56% 至每股 184.07 美元,亞馬遜週四盤後公布第三季銷售預估低於分析師預期,該股週四盤後延續跌幅,下滑超 4%。
蘋果 (AAPL-US) 週四走低 1.68% 至每股 218.36 美元。蘋果週四盤後公布第三季財報,儘管 iPhone 銷量下降,但 iPhone 營收和獲利均超出分析師的預期,該股盤後股價狹幅走升約 0.4%。
經濟數據
美國上週初領失業金人數報 24.9 萬,預期 23.6 萬,前值 23.5 萬
美國上週續領失業金人數報 187.7 萬,預期 186 萬,前值 184.4 萬
美國第二季非農生產率季增率報 2.3%,預期 1.7%,前值 0.4%
美國第二季單位勞動成本季增率報 0.9%,預期 1.8%,前值 3.8%
美國 7 月 Challenger 裁員人數報 2.58 萬,前值 4.87 萬
美國 7 月 Challenger 裁員人數年增率報 9.2%,前值 19.8%
美國 7 月製造業 PMI 終值報 49.6,預期 49.5,前值 51.6
美國 7 月 ISM 製造業指數報 46.8,預期 48.8,前值 48.5
華爾街分析
Piper Sandler 投資策略師 Michael Kantrowitz 認為,週四的行動表明市場將近期的經濟數據視為壞消息,儘管聯準會可能會在 2024 年大幅降息。
Kantrowitz 稱:「當美債殖利率下降時,如果通膨下降,這仍然可能是一件好事,但如果它來自較高的失業率、糟糕的 [製造業數據]、糟糕的財報和糟糕的總經數據,那就不會了。」
https://news.cnyes.com/news/id/5660406?exp=a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